2022年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成立“江苏省气象遥感装备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”,该工程中心为省级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平台。中心依托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院,并联合江苏省气象局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、南京水滴智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3家共建单位,以气象灾害防控与应急减灾战略需求为驱动,瞄准国家和地方需求、学科前沿和技术、气象遥感装备研发与气象服务领域,利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集群化优势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加快气象遥感智能装备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,立足江苏,服务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现代化建设,面向全国,推动我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气象装备、多源数据融合以及精细化气象服务等关键技术和产业化问题,构建气象装备研发(物联),数据融合应用(数联),精细化气象服务(众联)的“三联体系”。突破卫星反演、多源雷达(微波+激光)以及多源数据同化与释用等关键技术,开展先进气象遥感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,空天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应用,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与行业定制化服务三个方面的研究。
工程中心现有固定研发人员39人,其中教授(研究员)13人,副教授(高级工程师)16人,在读研究生150余人。拥有院士1名、国家特聘专家3人、高端外国专家1人、全国气象教学名师2人,国家杰青1人,“四青”人才5人、江苏省 “青蓝工程” 、“333人才工程”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、“双创博士”等。中心拥有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等团队。近三年来荣获全国气象名师、全国人影工作先进个人、国家“杰青”、国家“优青”、“海外优青”、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、江苏省“教学名师”、江苏省“五四青年奖章”、江苏省“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”“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”等荣誉50余项。
工程中心研发设备原值4850.184万元,研发设施面积1.75万平米,主持(承担)省级以上科研计划114项,主持参与制定国际、国家或行业标准3项。中心拥有C波段全相参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、毫米波测云雷达系统、微脉冲激光雷达、宽范围粒径谱仪、X波段全固态多普勒天气雷达技术和数据系统、X波段全固态多普勒天气雷达、移动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系统、在线粒子色谱分析仪、电磁脉冲电流模拟系统、雷电先导模拟系统、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、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集群、瑞利-拉曼-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、雨滴谱仪、光学雨滴谱仪等科研设备为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
实验室将根据国家和地方需求,针对大气科学前沿和以及江苏省“率先实现现代化”对科技的需求,开展创新性研究,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,培养、聚集气象遥感装备与智能应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团队,力争成为省内一流、国内有影响的气象遥感装备与智能应用高技术创新研究平台。